Share
2015
106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258號2樓、3樓
策展理念
參展藝術家
突破點
展域
整合行銷內容
民眾參與活動
贊助合作單位
十城十美

■粉樂町10檔展出,套映千禧後的15年光譜

以時間的軸線撐起經度,緯度上載記金融風暴、全球文化政策的轉型,文創風潮的躍起、城市再生的討論、都市更新的政策、以及大中華經濟崛起後的移動人流、亞洲城市魅力定位的決策等全球議題,這些指涉與文化藝術相關的風向,題目很大,但卻也輾轉影響著《粉樂町》這樣在地的藝術活動,在每一步的規劃與說服的說帖裡仍是被牽引著,然而營造出生活中的遇見,除了視覺的美感經驗外,《粉樂町》也期待發人省思,比對起全球的趨勢,《粉樂町》在持續中不斷符合潮流與向度,細微中轉身,同時也掂量著屬於臺北城東的習性、速度與氣氛,並含蓄的透露出對於美的鑑賞與品味。尺寸不是無牆美術館的最大設限,而是細微處發展對於「町」的執迷,在持續和小角落當中營造屬於臺北城東耐看尋味的細節,透過點與點的連接勾勒出城市的輪廓。

所以,《粉樂町》是藝術與空間的對話,是交融了日常生活後的真實滋味。
《粉樂町─臺北東區當代藝術展》行之多年,這座年復一年在炎熱夏季,燃耗大量資源與體力,交織創意和人群的無牆美術館,推動的並不只是個名為「粉樂町」的品牌,而是堅持藝術必須實踐於生活的行動。在展覽中的空間裝置、立體雕塑、攝影、繪畫、聲音、錄像等多元型態的當代藝術樣貌,開放大眾自由欣賞,讓生活場域成為能與藝術直接對話的環境:每日行經的道路、咖啡廳的桌椅、時下流行的穿著服飾、舊時代的古蹟和工廠…等,都成為重新書寫的場景,而藝術的手法、材質、觀念則成為誘發思考的劇情,這樣的劇碼在漫長的時光中定期上演,佐以臺北東區的人文聲線,緩緩吟唱。

■十處聚落,演繹空間的樣貌

今年的粉樂地圖,依城東街區特性安排展出空間,或聚合、或分散的規劃出藝術地圖,一處展點有多樣的藝術詮釋,不同以往的單點單件,同時提點出生活場域中的空間形態,讓東區複合式的空間組成可以被探尋。往年,《粉樂町》展覽範圍多以忠孝東四段與敦化南路一段之十字腹地為範疇,類型無外乎日常生活與消費場域,將其短暫的轉化為當代藝術展場。時至今日,經驗了九檔次的展出後,發現東區在空間上有更多的型態,反而在探索當中更實踐「町」的意義,在巷弄美學的緣起下,透過小角落發現了細微處的樣態,同時也完善了《粉樂町》最終的意涵,隨興的遇見,在生活當中累積對於美的想像力與養成。
2015年《粉樂町》呼應「十」為長路的標竿,第十次的展出,選定臺北東區十處相異的空間形態作為藝術進駐的聚落,並使用都市內存在但時常忽略的閒置與臨時空間,包括廣場、園區、眷舍、公寓住宅、旅店、里民場域、品牌商店、企業大樓等,聚集近三十位國內外藝術家作品,藉由在地思考,或媒合進行配置的創作方式,發展出具有視覺與身體感的環境裝置,在不同的時空與空間內重新產生對話。

■開放廣場、文創園區

位於市民大道與敦化南路交叉口的辦公大樓廣場,藝術家劉柏村以鋼鐵為材創作《金鋼山》,表述文明發展之於社會樣貌改變的觀察與沈思,他堆疊重複的小型「金剛」聚成小山,在人車川流的路口表現人類精神的巨大能量。而進入新舊匯流的松山文創園區,朱金石作品展現厚實鮮豔的油彩與力道,濃烈情感騷動堆疊,對話於 Sun K. Kwak 思緒宣洩如狂草般的奔流氣勢,流線當中體現人文薈萃的醞釀;蔡潔莘則以紙為材,反向顛覆數位時代的思維邏輯,將純真質感帶入科技之境,頌揚以自然為本的反璞歸真。

■老舊眷舍、舊宅公寓

展點銅山眷舍與大安舊邸,在展期間暫緩都市更新的進程,投入成為臨時性展點,實踐如<土地倫理>中的空間再利用,透過民眾參與省思人與空間的關係,打開私的狀態進入公共的體驗與討論,是《粉樂町》試圖為生活攪入的美學思考,並重新回溫城市樣貌。在喚起的記憶當中,發現藝術創作也正在對話─空間、創作者、與觀看者成為一個輕鬆交流的約會。另一曾為空軍房舍的銅山眷舍,十多年來呈現荒廢,卻為高樓住宅區留下矮房院落的舒適視角,雖然殘破雜亂,但恣意其中的雜草與綠樹,成為都市中難能的綠意,展期計畫以貼近自然的思維為基礎,讓藝術啟動對於土地的關懷:蔡芷芬以竹為材料,引群眾穿梭入林感受風動和人的律動;王振瑋匯集大量漂流木上彩,由奔流的張力與原木的姿態線條,奔瀉如巨型的水柱,隱喻思潮的釋放;Veronika Richterová 則藉廢棄物材(回收寶特瓶)在廢屋的牆垛下開展出豔麗不凋謝的植物與花,反諷塑料工業素材,帶來了經濟效益與便利,卻也創造了許多污染與生態的敗壞。

倚近信維市場的四樓公寓,大安舊邸(原為合作金庫的員工宿舍),地處信義路中段與大安路交會,界於商業黃金區、東區名人巷以及文教區庶民生活的接合處,日常的生活樣貌交匯著都市的潮流與時尚,生活型態相異的衝擊,創造了一路之隔迥然的生活秩序;信義路以南,信維市場以聚雜的方式混居著住宅、市場、商號、國宅、學校、郵局、玉市場與花市,而以北則進入到仁愛醫院、大安路名人巷、頂好商區。其中有首屈一指的私校、進口家具店、精品店、國際百貨、餐廳、舶來品商店等。從城市的聚落生態推波著人的移動、因著生活翻尋出建物的樣貌,大安舊邸則是最符合民生使用的四樓公寓式建物,沒有大樓管理也沒有電梯,邀請了七位藝術家作品以感官或形式,模索時光中的生活痕跡:游文富依「築」為題,在建築之外,以竹構為雕塑包覆整體建物,將傳統工技與現代建築作結合;伊藤隆介由實驗電影手法製造現地幻覺,拆解現實,重構在地的時空想像;陳伯義透過攝影紀實老房拆遷後的境況,以窗景為觀者視窗,陳述社會變遷樣貌,在虛與實境中產生追憶;岸本真之收集在地住戶與攤販的生活器皿,以傳統技法切割黏著進行堆疊,書寫屬地的生活痕跡和情感紀錄;吳燦政由城市街景與日常聲音地圖為本,紀錄臺北大安區,讓觀者能透過聆聽,重新認識城市巷弄;中國藝術家尹秀珍收集舊衣編構成冊,將眾人的生活歷練與所展現的知識力量作轉換,詮釋個人如同理解一種知識般的將人際編輯成冊;陳萬仁則聚集現成物件、施工物材與木裝箱,組架出「建構中」的場景狀態,搭疊運動者的錄像動態,編導光影為城市建構與文化權力移動的短篇章。

■國際旅店、鄰里場域

旅館是停留的暫時性場域,旅行者的移動,不單只是個體經驗,也仿如是個載體般成為文化和經濟交流的媒介,在旅人與當地短暫交會之際,藉由藝術的進駐也讓旅客體驗更多元的文化經驗,並強化城市印象。Home Hotel 大安以原住民藝術家伊祐‧噶照作品帶出在地的原生;大廳則展出余政達錄像創作,呈現異地經驗中文化的差異與交融。編織手技是臺灣家庭九零前日常中不陌生的勞動,張麗真以溫潤細膩、色彩豐富的手感織縫,與呂怡瑩轉化硬質甲殼為呼應軟雕塑的創作思維,都顯現出藝術運用日常事物發展為魔幻想像的創造力。

社區鄰里場域往往規劃有許多里民活動的休憩空間,在功能外也存在一些因應工程、遮蔭之途的鐵皮建物和路樹林道。位處繁華都會區,這些空間其實經常為住民與臨行者所忽略,這次透過三位藝術家的巧思,點亮這些地點增加談論話題─美國街頭藝術家 HENSE 以油漆與噴漆彩繪,為工程鐵牆增添繽紛鮮豔的夏日活力,將原先呆板的工業鐵皮換上創作的新妝;康雅筑則以自然材質,幽默的轉化街道路樹為晾曬的支架,迎著夏日熱浪招搖出陣陣魚乾海味;香港藝術家王天仁組裝廢棄木棧板成為淘氣活潑的街道家具,使人們樂於進入公園駐留成為樂園。

■品牌商店、企業大樓

臺北東區近三十年來一直是人文薈萃的集中地,都會潮流男女尋找創意、流行趨勢與社交歡聚的場所,購物消費是街區主要行為,斐瑟旗艦臺北店位居商圈核心,也成為本次品牌商店空間類別之示範展點。任大賢、何景窗、許馨文分別運用鋼鐵金屬、影像文字和現成物件─書籍與梳子,重新表述關於髮絲的聯想,以及頭髮之下的思緒梳理,在安排的細節上,依然保留《粉樂町》策展上的場域特性媒合。
富邦金融中心自2007年起開放大樓外牆玻璃作為藝術創作的大型畫布,今年再次邀請韓國藝術家權奇秀作品為展出,象徵美好的雨後彩虹畫出宛如無盡延伸的「無限∞」意象,以藝術給予城市的祝福;在作家筆下最適合約會的金融中心花園,周蓓麗作品以艷紅奔放的伸展姿態,創造童話的境地,也提供觀察中國新一代藝術家在造型、用色上的趨向;大廳中朱金石則以梅、蘭、竹、菊為題,花中四君子在濃烈的色料中展現氣質風骨;杉浦康益巨大化微小的花朵,以陶瓷的堅韌和脆弱重新捏塑每個微渺細節,回應於生命中對於所謂的財富管理(包含著更甚於金錢的一切,如家人、健康與愛)的重要意義。

■展演空間

新啟用的「Fubon Living Art Space」位於福安紀念館二樓,對照大樓綠建築的環保性,以及推動生活美學之宗旨,展出瑞典藝術家 Ulrika Berge 織物作品,由日常所見的纖維物料結合簡單動力,創作如微風輕撫般的花樣,讓人流動其間如進入花花世界的幻境。
累積十檔歷程的《粉樂町》,超越500處落點在臺北東區的生活場域,共聚約550位來自國內外當代藝術工作者的創意,在街角巷弄牽引人群遇見藝術。15年的時光,堆疊著這座城市流變翻轉的樣貌與美學的記憶;以此,在2015年的展覽中結合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展區,特別規劃十年特企文件展。除呈現《粉樂町》一路走來的紀實,及城市與藝術交鋒15年(2001-2015)的美學印記,同時羅列世界各地致力於將藝術推進公共空間,營造城市話題和群眾記憶的美學案例,以「十城十美」為名,匯聚國際間以無牆美術館形式介入藝術發展的情況,呈現紐約、倫敦、雪梨、香港、比哈爾邦…等多城經驗,藉他山之石,瞭解全球發展的現況,也同步激發在地更多元的思考;同時希望透過時間軸,了解臺灣在文化上的遠見以及企業以《粉樂町》無牆美術館成為回饋地方的公民責任,是何其珍貴的創意能量。《粉樂町》促成了一種想像力,其中雖然還需要更多學術的支撐與辯證,但翻看一路歷程仍超越學術的創造了自成一格的學術系統、商業構成,與整合行銷。

■踏十:築夢的實踐力

踏上第十次的城市無牆美術館,《粉樂町》象徵策展團隊築夢的持續力,聚集了更多認同的夏日藝術氣氛。《粉樂町》由一個團隊的夢想,發展為堅定信念的生活態度,這是經濟效益與文化質量相互衡量的成果,也是社會共榮共好的學習,而關係的連結更是其中的關鍵,在《粉樂町》中,人際的串流與溝通網絡,龐雜交錯卻也迷人深刻,原不相識的人群、藝術工作者、商店、居民、觀眾、公部門、私企業…等,因藝術產生討論,彼此成就可能,加乘出效益,串起屬於臺北東區的人文樣態、以及特有的魅力與開放。

迄今,藝術已在這長程的征途上,插立步程的標竿,接續藝術介入東區場域將會有怎樣的可能?讓我們共同期待。期待在未來東區依著對於《粉樂町》的想望,自發性的讓藝術創作者介入,成為共享空間的夥伴;期待依著過往對於《粉樂町》的集體記憶,伴隨著人群重新以更為開放的方式讓東區豐富精緻。《粉樂町》是一只投入東區靈感湖泊的小石,在十次冒險與嘗試後,輕跳出水漂於東區的生活水面,誠如今年的樓貼作品一樣,在絢爛的彩虹之下,我們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倒影,也檢視了自我的內在,同時激發出漣漪,在我們記憶中盪漾開來。